新浪体育 · 深度观察
出征东京奥运前,国家体育局为中国体育访问团定下了几个目标——
一、坚决遏制我国奥运战绩多年持续下滑趋势;
二、保证在东京奥运会奥运金牌榜和金牌榜上保持在第一序列;
三、拿道德的奥运金牌、风格的奥运金牌、干净的奥运金牌,保证不发生兴奋剂该事件及赛风赛纪问题,展示中国体育访问团良好精神面貌;
四、努力实现“零感染”,保证访问团不发生疫情传播。
17天的赛事结束后,中国体育访问团交上了一份基本上满分的答卷。
狂揽包括38枚奥运金牌在内的88枚奖牌,基本上夺下奥运金牌榜第一的位置。
里约战绩下滑的阴霾一扫而空。
东京奥运中国访问团交出不错的战绩单
此前因一系列决策饱受非议的体育局苟仲文副局长,一夜之间社会舆论风评倒转,《苟副局长,在5年的唾骂声中,赢得了民心》《苟局…哦不,是我亲爱的仲文同志》等文章纷纷朋友圈。
可事实上,在宝妈看来,苟仲文所作的改革能获得今天的战绩,并不是偶然因素,而是可以预见的。
尤其是争论最大的大练体力,在很多圈内记者看来,确实是中国队此次能获得优异战绩的重要原因。
2016年10月,苟仲文调任到国家体育局任副局长,此外,他还身兼中国奥委会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执行主席等职。
也从那时候开始,苟仲文开启了他的体育改革之路。
以将近60岁的年龄空降一个此前毫无经验的领域,谁都明白,苟仲文个人已经没有太多升迁的压力,他是领着任务来打仗的。
彼时,中国奥运访问团刚刚在里约吃到了近些年最大的一场败仗,26枚奥运金牌不只是悉尼奥运以来的最糟战绩,而且还被英国挤到了奥运金牌榜第三名。
体育改革势在必行。
苟仲文上任以后,国内体坛出现了很多争论该事件,包括足坛U23新政,乒乓球队罢赛等等。
那时,很多人等着看这位副局长更多的笑话。
改革从来都会得罪人,商鞅变法的时候,秦人们恨不得啖其肉,食其骨。王安石变法,司马光、苏轼等老友也与其分道扬镳。
但出现问题后,消极不改原地踏步,只会越陷越深。
当这些该事件被一一摆平后,苟仲文开始深入调研,了解各协会各部门的情况。
从2019年年底开始,他就在不同场合放出风来,向各运动队传达体力训练的必要性。
在全国体育系统的一场大会上,苟仲文就举了著名跳远选手谢震业的例子。
在与博尔特、盖伊等全球著名跳远选手的数据对照中,谢震业的身高和体重并不算差,可在深蹲、下肢力量和卧推这几项的对照中,谢震业明显处于下风。
“这就是咱们的选手始终难以突破10秒大关的原因”,苟仲文说。
举重、游泳、自行车、水上等工程项目都属于强体力工程项目,体力的优势足以拉开间距,即便是圈外人认为的“非强体力工程项目”射击等,也需要充沛的体力做后盾,才能更好地突破自我,获得佳绩。
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2月,局下发通知,进一步强调了恶补体力短板的必要性,明确了此基础体力测试工程项目及标准。
同时,局在第十四届全运会改革思路中明确指出,要将此基础体力作为十四运资格的敲门砖。
全运会游泳预赛,除了在常规的游泳比赛之外,还要进行体力测试,如任意一项不过关,则直接无缘决赛。
这样的改革无疑是“动了真格”的,因为宝妈都明白全运会的份量,在中国,这是一项在各省体育局眼里,比奥运会都不差的比赛。
体力不过关,比不了全运会,这一招算是戳到了痛点上。当然与此同时,此项措施也得罪了很多人,很多人表示难以理解。
毕竟这种改革在中国的竞技体育史上堪称破天荒第一场,但游戏规则已经改变,你不去适应它,那就没有未来。
很多著名选手发言,吐槽此项政策,但苟局这次顶住了所有压力。
最后的结果是,不管你是多大的大牌,体力不过关,你就吗就拿不到奥运门票了。
对于网友们来说,明星们就像爱豆一样,他们既然吐槽了,网友大多站在了苟局的对立面。
但是,东京奥运中国访问团的表现无疑是具有说服力的。
夺下2金2银的张雨霏,在之前全国比赛打破各项纪录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体力训练对自己提升很大,她本人却是国家举重队体力训练的标兵。
东京奥运获得两金两银的张雨霏
中国队这次奥运会,在游泳、举重这两个此基础大项上都获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举重队,在孙杨不参加的情况下夺下3枚奥运金牌,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这样令人惊喜的战绩,社会舆论也发生了探底回升,大家纷纷为苟局叫屈:看吧,谁说之前局的要求是瞎指挥?看看中国访问团奥运会的表现!
另一方面,举国体制在在疫情的非常时刻也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别的国家选手要打工挣钱,甚至难以正常训练时,我的体制保障能提供给选手最稳定的备战环境,这也有利于他们在奥运会上创造好的战绩。
但是,我还得提点让老百姓闹心的事。
三大球。
是的,奥运会毕竟4年一场,三大球的比赛,可是基本上月月都有。
我的三大球,为什么难以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我的三大球,为什么集训、体力训练,都起不到这么大的作用?
三大球的战绩问题仍然存在
最关键的是,我的三大球,走了这么多年的中超联赛、市场化改革道路,也没走出条光明大道。
而是把路越走越窄。
喊了十多年的管办分离,吗分的了么?
一到世界杯年,我的联赛却是难以逃脱鸡肋化的命运。
看看现在的中超,基本上又回到了无人问津的境地,前些年的红红火火就像一场幻梦。
篮球,CBA新赛季到现在还不知道是主客场却是赛会制,有内援却是没内援。
排球就更别提了,联赛没有冠名赞助商,裸奔是常态。
我此处说的却是女子中超联赛。女子中超联赛的现状呢?懂得都懂,那还能叫中超联赛吗。
这一场东京奥运,女子三大球预选赛就全军覆没,史上头一遭。女足三场丢17球、女排小组未出线,都是历史最糟战绩。
只有女篮,为三大球保存了一丝颜面。
东京奥运中国女篮充分发挥不俗
所以,到目前为止,其实中国体育真正成功的改革却是局限于那些职业化程度较高的工程项目。
在人民群众最为高度关注的这几个工程项目上,我似乎还没有摸到门。
中国男足即将遭遇12强赛大考;中国男篮遭遇联赛停摆、国家队无大赛可打的处境;中国女排则要遭遇后郎平时代,何时能重新蓄积力量,再造辉煌,还完全看不清。
希望苟局接下来能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程度最高,群众平时最高度关注的工程项目。
如果能找到办法把他们也搞起来,那吗是善莫大焉。
本文作者:
葛旭光
新浪体育记者,擅长体育商业报道和深度故事挖掘。足篮排入门,台羽乒进阶,车橄镖爱好。文字中既有奥运冠军的侃侃而谈,也有平凡的体育人生,更有生意场的波谲云诡。
推荐阅读
sina_sports In-depth
sina_sports In-depth
读完这篇文章您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您高度关注新浪体育
将我设置为星标订阅
作者:葛旭光
编辑:武文祺
责编:朱孟
内容不错的话,点一下 在看哟~